近日,刘云凯,刘培峰共同创作的《学生必背古诗文全解》由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2024年10月首次出版。
内容简介:与统编义务教育语文1—9年级教材同步配套使用的《学生必背古诗文全解》一书是编者在教育培训实践中,对中华传统文化——古诗文深邃内涵的独特感知与思考的注释。
在当今新课标、新教材、新中考实施中,国家重视学生的国学素养培育,古诗文学习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例愈来愈大。而课程体系将传统典籍及诗人的作品分散在不同学段、不同学年、不同学期进行学习,学生在学的过程中,难以实现对古诗文学习的系统整理与归纳。
因此本书的编者旨在通过将统编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古诗文内容按历史发展传承的脉络,诗人作品按学年段顺序有序呈现思路进行编撰,使之适合学生及不同年龄段的古诗文爱好者对中华古诗文有更全面更深刻地系统认识与理解,以提高个人的语文、历史、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综合素养,进而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古诗文知识网络体系。
书中还针对部分学生在写作中常常出现网络用语使用频率高、词汇单调贫乏、词不达意等问题,编者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好“学—达—思”学习法,学好、记好和用好必背古诗文;掌握诗文的写作技巧,重视语言文字的表达与应用;在个体思辨过程中,汲取更多古典语言运用的精髓,让学习者写作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刘云凯,1993年生,毕业于韩国光州大学,获语言&经营管理双学位,深耕国内外在线教育近十载,创设“学—达—思”一体学习法与“脑眼口手耳”五步作文法,曾获慧科真北学院优秀答辩称号。个人热爱文学写作与音乐艺术创作,对中华传统文化——古诗文教育研究有其独特的感知与思考。诗文作品曾多次在书刊发表,音乐翻译作品在网易云音乐等媒体上架传播,成绩获得业界人士的认可与好评。
目 录
第一章 先秦时期
诗经
采薇(节选)02
关雎03
莱葭04
式微05
子衿06
左传
曹刿论战07
论语
古人谈读书(一)11
《论语》十二章1
列子
两小儿辩日16
杞人忧天17
愚公移山19
孟子
学弈2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4
富贵不能淫2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8
鱼我所欲也30
庄子
北冥有鱼3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35
韩非子
守株待兔37
自相矛盾38
吕氏春秋
伯牙鼓琴39
穿井得一人40
山海经
精卫填海42
第二章 秦汉时期
汉乐府
江南4
长歌行45
十五从军征45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47
庭中有奇树48
史记
周亚夫军细柳49
陈涉世家52
礼记
虽有嘉肴57
大道之行也58
战国策
唐雎不辱使命61
邹忌讽齐王纳谏65
第三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曹操
观沧海69
龟虽寿70
刘桢
赠从弟(其二)72
曹植
梁甫行73
北朝民歌
敕勒歌75
乐府诗集
木兰诗76
诸葛亮
诫子书80
出师表81
陶渊明
饮酒(其五)88
桃花源记89
晋书
囊萤夜读93
世说新语
王戎不取道旁李94
杨氏之子95
咏雪95
陈太丘与友期行96
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98
吴均
与朱元思书100
郦道元
三峡103
第四章 隋唐时期
虞世南
蝉107
王绩
野望108
骆宾王
咏鹅109
李峤
风110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1
贺知章
咏柳112
回乡偶书113
王翰
凉州词114
王之涣
登鹳雀楼115
凉州词115
孟浩然
春晓17
宿建德江118
过故人庄118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19
王昌龄
采莲曲121
出塞122
芙蓉楼送辛渐123
从军行124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125
王湾
次北固山下126
高适
别董大127
王维
画128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29
鹿柴130
山居秋瞑130
鸟鸣涧131
送元二使安西132
竹里馆133
使至塞上133
李白
古朗月行(节选)135
静夜思136
赠汪伦136
望庐山瀑布137
夜宿山寺138
望天门山139
早发白帝城139
独坐敬亭山140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4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42
峨眉山月歌143
春夜洛城闻笛143
渡荆门送别144
送友人145
行路难(其一)146
崔颢
黄鹤楼148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149
杜甫
绝句151
绝句152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153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54
春夜喜雨155
江南逢李龟年156
望岳157
春望158
石壕吏15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60
月夜忆舍弟162
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164
逢入京使165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65
张继
枫桥夜泊167
刘长卿
长沙过贾谊宅168
张志和
渔歌子169
韦应物
滁州西涧170
韩翩
寒食171
卢纶
塞下曲172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173
孟郊
游子吟174
王建
十五夜望月175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76
晚春177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78
马说179
刘禹锡
望洞庭181
浪淘沙(其七)182
浪淘沙(其一)183
秋词(其一)184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84
陋室铭186
白居易
池上188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189
忆江南190
大林寺桃花191
暮江吟192
钱塘湖春行192
卖炭翁194
李绅
悯农(其二)196
悯农(其一)197
柳宗元
江雪198
小石潭记199
胡令能
小儿垂钓202
贾岛
寻隐者不遇203
李贺
马诗204
雁门太守行205
许浑
咸阳城东楼206
杜牧
山行207
清明208
江南春208
泊秦淮209
赤壁210
李商隐
嫦娥211
夜雨寄北212
贾生212
无题213
温庭筠
商山早行215
林杰
乞巧216
罗隐
蜂217
第五章 宋元时期
李煜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219
范仲淹
江上渔者20
渔家傲·秋思221
岳阳楼记22
晏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27
欧阳修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28
卖油翁29
醉翁亭记231
王安石
梅花235
元日236
书湖阴先生壁237
泊船瓜洲238
登飞来峰239
王观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240
苏轼
赠刘景文241
饮湖上初晴后雨242
惠崇春江晚景243
题西林壁243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244
浣溪沙245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246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47
江城子·密州出猎248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249
书戴嵩画牛250
记承天寺夜游251
黄庭坚
清平乐253
秦观
行香子(树绕村庄)254
朱敦儒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255曾几
三衢道中256
李清照
夏日绝句257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258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259
陈与义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260
陆游
示儿261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262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263
游山西村264
卜算子·咏梅265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267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268
杨万里
小池269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70
宿新市徐公店270
稚子弄冰271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272
朱熹
观书有感(其一)274
观书有感(其二)274
春日275
古人谈读书(二)276
林升
题临安邸277
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278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79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80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81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282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283
翁卷
乡村四月285
赵师秀
约客286
叶绍翁
夜书所见287
游园不值288
卢钺
雪梅289
雷震
村晚290
文天祥
过零丁洋291
南安军292
周敦颐
爱莲说294
资治通鉴
孙权劝学296
沈括
活板298
祝穆
铁杵成针301
宋史
司马光302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303
张养浩
山坡羊·潼关怀古304
山坡羊·骊山怀古305
王冕
墨梅306
第六章 明清时期
于谦
石灰吟308
唐寅
画鸡309
王磐
朝天子·咏喇叭310
夏完淳
别云间311
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313
魏学湃
核舟记318
张岱
湖心亭看雪323
查慎行
舟夜书所见325
纳兰性德
长相思326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327
郑燮
竹石328
袁枚
所见329
龚自珍
己亥杂诗(其一百二十五)330
己亥杂诗(其五)331
高鼎
村居32
谭嗣同
潼关33
秋瑾
满江红·小住京华334蒲松龄
狼36
曾国藩
*古人谈读书(三)39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节选)340
第七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毛泽东
卜算子·咏梅343
七律·长征344
菩萨蛮·大柏地345
沁园春·雪346
周恩来
无题348
附 录
统编九年义务教育语文各年级古诗文
目录索引350
统编九年义务教育语文需掌握的常用
虚词与实词表363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年表364
中国历史唐朝顺序年表367
中国历史宋朝顺序年表369
标*是曾被选录教材的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本网团队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辽宁党刊网
地址:辽宁省北京东路1555号 邮政编码:700003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ICP备案号:辽icp备11007236号-2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67011202000373 客服电话:0791-0403296 电子邮箱:2038996513@qq.com
信息支持:辽宁党刊网 交流编委会 经费支持:辽宁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华采公司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