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本土大型权威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家国天下之永续--中国哲学之中西与古今》出版

责任编辑:李超       日期:2025-01-16 17:37:07
导读:近日,余志民创作的《家国天下之永续--中国哲学之中西与古今》由线装书局2024年10月首次出版。书籍介绍:《家国天下之永续--中国哲学之中西与古今》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视之中西,下篇纵论古今。上篇基于中西哲学比较

近日,余志民创作的《家国天下之永续--中国哲学之中西与古今》由线装书局2024年10月首次出版。

书籍介绍:《家国天下之永续--中国哲学之中西与古今》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视之中西,下篇纵论古今。上篇基于中西哲学比较,概论西方形而上学与中国哲学,阐明基于家国天下的中国哲学,植根于家国天下之永续;下篇基于家国天下之永续,综论先秦子学、汉代经学与佛学东来、宋明道学、清代思想、民国思想、当代思潮。当代思潮,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植根于家国天下之永续。

本书著述,视之中西与古今,基于述而不作,结合理性思辩。于中西维度,破除比附西方形而上学的伪中国哲学,阐明基于家国天下的中国哲学;于古今维度,破斥宋明道学与经学观念,回归子学传统。中国哲学,植根于家国天下之永续,奠定于先秦子学,生生不息、继往开来。

 

作者简介

余志民,1974年生,1987-1993年就读于福建省莆田一中,1993-1997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2004-2007年就读于四川大学哲学系。

《中西哲学略述》、《中西哲学略述》(修订版)、《超越之永恒与现世之永续——西方形而上学与中国哲学》,分别于2013年、2020年、2023年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

 

书籍目录

自序1

绪言I

一、西方形而上学、中国哲学、伪中国哲学1

二、家国天下之永续3

三、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8

上篇 西方形而上学与中国哲学

壹 西方形而上学之生住异灭13

引论13

一、生——古希腊哲学14

1.现世-超越的二元划分——我-非我14

2.形而上学——永恒信念、本体论、认识论15

二、住——中世纪上帝信仰16

1.形而上学与上帝信仰16

2.现世与来世的冲突17

三、异——近代西方启蒙与科学18

1.启蒙与科学18

2.科学与形而上学.20

四、灭——现代西方哲学21

1.现世的非形而上学21

2.无家可归2

3.“后启蒙”时代的个体自由23

4.现代西方哲学的生存论24

4 |家国天下之永续——中国哲学之中西与古今

贰 现象学与海德格尔的生存论25

一、科学认识论25

1.科学认识论25

2.笛卡尔的“我思”25

3.先验论与经验论26

二、康德认识论的先验统一27

1.基于“应当”的“必然性”27

2.先验理性与先验知性28

3.自在之物29

4.先验知性与直观杂多的先验统一29

5.自在之物的困难30

三、胡塞尔的现象学31

1.先验现象学31

2.科学认识论的终结32

3.现象学与生存论3

四、海德格尔的生存论34

1.我思-我在-此在34

2.“向来我属”与“去存在”35

3.无家可归与形而上学的幽灵35

4.承诺与期待37

5.独立个体的生存37

叁 家国天下之永续 ——中国哲学概论40

引论40

一、家国天下之永续——中国哲学精神42

1.绝地天通——事神保民、如神在、人-人42

2.现世之永续——家国天下之永续44

二、家国天下——中国哲学主题45

1.社会与个人(群己)45

2.家国天下46

目 录|5

三、述而不作——中国哲学方法50

1.述而不作之学与教、名与实50

2.名实论、正反辩证与形式逻辑53

3.基于述而不作,结合理性思辩60

下篇 家国天下之永续

肆 社会与个人 ——综论先秦子学65

引论65

一、孔子、墨子、老庄65

1.仁与仕、兼以易别、先存诸己65

2.文质彬彬,然后君子68

3.礼制与统一、墨法同源70

4.《老子》、庄子、“黄老”之兼容并包74

二、孟子、荀子、韩非77

1.性善与成圣——儒家道家之间77

2.王制与性恶——融合儒家墨家78

3.好利与法制——以吏为师81

4.孟子近于道家、荀子近于墨家85

伍 经学与佛老 ——综论汉代经学与佛学东来88

引论8

一、汉代经学——兼容并包、经学观念89

1.秦汉之统一——融合儒墨、《礼运》大同89

2.“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六经与诸子91

3.“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人与谶纬94

二、玄学兴起、佛学东来97

1.佛老心性——佛学与道家之义理融合97

2.儒、释、道并称99

6 I家国天下之永续——中国哲学之中西与古今

陆 成圣与排佛之两难 ——综论宋明道学102

引论102

一、韩愈与李翱104

1.韩愈排斥佛老,推重孟子104

2.李翱基于孟子,援用佛老心性106

二、成圣与道统107

1.成圣与道统——援佛入儒107

2.伪道统——阳儒阴佛109

三、成圣与排佛之两难112

1.二程之静与敬113

2.朱陆之体与用14

3.阳明之知与行16

四、道学宗派与道学反动119

1.理学与心学120

2.《大学》与《中庸》120

3.道学反动122

柒 明道以救世 ——综论清代思想124

引论124

一、明道以救世125

1.明道以救世126

2.心性与事功127

3.反动性善、清代理学128

二、清代考据学129

1.道学反动——排斥佛老心性129

2.故训之业与明道之志130

3.明道以救世131

三、六经皆史与六经皆器132

1.所以然与当然132

2.六经皆史——回归先秦子学133

3.六经皆器——破斥经学观念135

目 录|7

四、清末今文学——经学时代之回光返照136

1.微言大义与常州之学137

2.君臣“宾宾”以救世138

3.假托孔子为教主139

五、1900年代——排满革命、子学复兴、西学东渐142

1.排满革命与子学复兴143

2.进化论的传播144

3.子学复兴与西学东渐146

4.墨学复兴——“墨子社会学”、“社会主义”147

5.民主与民权——立宪与革命、国民主义与国族主义、新民与保种..149

捌 新宋学、新墨学 ——综论民国思想154

引论154

一、中西与古今——新文化运动、民国三次思想论战157

1.1910年代新文化运动与东西文化论战157

2.1920年代科学与玄学的论战160

3.1930年代中国社会史论战161

二、民国新宋学——伪中国哲学、阳中阴西163

1.“孙文主义”伪道统——政治与思想的反动163

2.西方形而上学在中国——所谓“哲学”166

3.民国新宋学——伪中国哲学、阳中阴西168

三、新墨学——基于家国天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69

1.新民以革命——自下而上的人民解放170

2.共产党人-摩顶放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72

3.共产主义-天下大同、阶级斗争-兼以易别,进于大同175

4.新墨学——基于家国天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76

玖 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当代思潮179

一、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79

1.中国社会主义,奠定于新墨学179

2.革命和建设的统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83

3.革命话语、“伤痕-启蒙”话语、复兴话语,正反合之辩证发展186

8|家国天下之永续——中国哲学之中西与古今

4.承继中国特色的革命、推进中国特色的建设、实现中国气派的

复兴187

二、“伤痕-启蒙”话语、港台新宋学在大陆189

1.“伤痕-启蒙”话语——“恨中爱美”190

2.驳“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191

3.港台新宋学——“内圣”开不出“新外王”192

4.港台新宋学在大陆——“阳中阴西”与“恨中爱美”合流194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融合中西与古今195

1.反对教条主义——坚持民族立场196

2.辩驳“孙文主义”伪道统——破除阳中阴西201

3.融合中西与古今——承接中国特色、达成中国气派204

四、基于家国天下的人民科学207

1.在西方,科学的未来晦暗不明207

2.李约瑟的三个问题208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奠定于新墨学209

4.基于家国天下的人民科学211

五、中国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212

1.家国天下、独立个体——政治文化学的视角212

2.西方民主——爱利者的统治215

3.中华大一统——统一信念、大同理想219

4.中华大一统与西方民主——政治体制、职官选择、世界体系22

5.新大一统——人民民主、人类命运共同体27

6.中国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231

附录 本书常用索引书目版本233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本网团队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辽宁党刊网
地址:辽宁省北京东路1555号 邮政编码:700003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ICP备案号:辽icp备11007236号-2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67011202000373 客服电话:0791-0403296 电子邮箱:2038996513@qq.com
信息支持:辽宁党刊网 交流编委会 经费支持:辽宁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华采公司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