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海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乡愁应该是个特殊而永恒的话题,从古人的诗句里可很清晰的看到这一点,自古至今,乡愁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最多的主题,描述乡愁的佳句相当多,我想这也是咱们传统文化传承的根系所在。
杨晓山:对中国人而言,乡愁不仅是恋乡恋土的桑梓情怀,也是贯通血脉亲情的情感纽带。在华夏子孙的精神家园中,它反映的是一种最本真、最朴实的爱,一种最易引起共鸣、最易打动人的情。由此,它是几千年来中国文艺作品历久不衰的选题,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和根源流脉。
梁文睿:坦白讲,我是出国之后愈发体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愈发珍惜守护传统文化的机会、愈发为我是中国人、为有如此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而感到自豪和光荣。在海外快过年的时候,很自然的会联想起我这会儿要是在国内,应该备年货贴春联剪窗花挂年画了,吃过丰盛年夜饭长辈们会发压岁钱(中国移动支付领先世界,电子红包都走红多年了,法国仍然是信用卡和现金消费,书面信件甚至依然是主要的官方通讯方式之一)。那种时刻“回国”、“回家”的念头更加强烈和清晰。
威廉·王:“文化”的定义范畴非常广泛。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乡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概要来看,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文化记忆:对于家乡的生活场景,当地文化,当地建筑,当地风俗等的记忆,使乡愁记忆了中国传统文化。二是文化传播:游子们在异国他乡思念家乡,谈论家乡的一切,乡愁自然而然地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三是文化保护:有乡愁,就能怀念;有乡愁,就能记忆;有乡愁,就能持续。这样一来,乡愁也可以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保护。
主持人:虽然现在城市变迁,生活节奏普遍较快,乡愁被喧嚣都市所“裹挟”,但乡愁总是若有若无地存在于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诸位觉得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又折射了哪些社会现象?
上一页1234567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本网团队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辽宁党刊网
地址:辽宁省北京东路1555号 邮政编码:700003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ICP备案号:辽icp备11007236号-2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67011202000373 客服电话:0791-0403296 电子邮箱:2038996513@qq.com
信息支持:辽宁党刊网 交流编委会 经费支持:辽宁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华采公司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