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本土大型权威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 正文

朴树、许巍、水木年华:那些小时候的民谣与我们的90年代 | 读者来稿

责任编辑:李超       日期:2017-10-23 22:15:09
导读: 编者按:盛放一时,终逝风中。90年代以来大陆校园民谣的发展,见证了一种音乐形式的潮起潮落,也记录了一代人的校园青春。当花儿枯萎的时候,当画面定格的时候,多么娇嫩的花,却躲不过风吹雨打!——唐磊《丁

编者按:盛放一时,终逝风中。90年代以来大陆校园民谣的发展,见证了一种音乐形式的潮起潮落,也记录了一代人的校园青春。

当花儿枯萎的时候,当画面定格的时候,

多么娇嫩的花,却躲不过风吹雨打!

——唐磊《丁香花》

开端与全盛

70年代中期,民谣运动在台湾兴起,就此开启了国谣的新纪元。当时在其中占据主流的民歌运动,将近一半作品的题材重心是校园,这些歌曲被称为校园民歌。流风所及,80年代大陆的成名歌手朱逢博和成方圆先后翻唱了其中的代表作,谷建芬也创作了《清晨,我们踏上小道》和《脚印》等歌曲,为后来大陆的校园民谣运动奠定了基础。

80年代末,很多青年对社会现实普遍感到失望,当时有“理想已死”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等说法。因此,不少人开始寄情于音乐,力图纪念自己正在消逝(或已经消逝)的青春岁月。当时的北京,大学密布,群英荟萃,不少对音乐感兴趣的青年跨校交流。北大与清华的草坪上,在周末的晚上常常能看到一圈圈的青年席地而坐,或弹吉他或吹口琴,交流着彼此创作的乐曲,流露着自己飞扬的青春。后来,北大操场上的朋友们毕业后大多各奔东西,集中录制专辑已是十余年之后;清华操场上的朋友们却坚持了下来,成为了后来在大陆流行摇滚全盛期尚能分一杯羹的校园民谣运动的代表人物。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专家团队 | 本网团队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辽宁党刊网
地址:辽宁省北京东路1555号 邮政编码:700003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ICP备案号:辽icp备11007236号-2
全国公安网络备案:67011202000373 客服电话:0791-0403296 电子邮箱:2038996513@qq.com
信息支持:辽宁党刊网 交流编委会 经费支持:辽宁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华采公司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回到顶部